为协调REACH法规在欧盟各国的实施和执行,欧洲化学品管理署(ECHA)自今年5月起联合各成员国展开第二轮大规模REACH联合执法行动。去 年5月,ECHA启动首次联合执法行动,对来自25个国家的1600家企业进行了审查。重点审查项目如:1)企业是否完成REACH预注册或正式注 册;2)企业是否持有符合法规要求的物质安全数据表(SDS)及扩展版安全数据表(eSDS)。
随后公布的首次执法结果显示8%的企业没有及时完成预注册或注册,20%的企业安全数据表不符合REACH法规要求。随着第二轮REACH联合执法行动的 展开,可以预见,欧盟各国对欧盟境内尤其是进口至欧的BOB最新版下载地址 合规性监管必将得到进一步升级。此外,今年4月bobsport登录界面 爱尔兰子公司在与ECHA首席执行官 Geert Dancet的见面会上,也证实了上述消息。
2011年3月,ECHA公布第二轮联合执法的行动策略并设置了各成员国执行REACH监管的最低标准。除上文提到的第一轮监管重点外,新策略特别强调了 对下游用户的监管。对于通过唯一代表提交REACH注册的中国企业而言,欧洲客户既是直接进口商又是下游用户,这些欧洲进口商是监管的最直接对象。本轮具 体监管内容如下表所示:
类别 |
条款 |
描述 |
欧盟重点监管目标 |
REACH注册相关 |
5 |
-是否完成了预注册和正式注册; -是否履行了No data, no market的原则; |
生产商、进口商、唯一代表 |
6 ,7,10,11,12,14,19, 12(2) , 24(2), 22(1) , 22(2), 40(4), 41(4), 46(2) |
-提交的注册卷宗数据是否满足法规要求; -是否及时更新了卷宗(出现新的危害信息或吨位变更时); -是否完成了高关注物质通报; |
生产商、进口商、(唯一代表) |
|
供应链信息传递相关 |
31, 32(1), 33(1) &33(2), 35 |
-对有分类物质是否传递了SDS及与化学品安全报告(CSR)一致的暴露场景; -无分类物质是否传递了其他安全使用信息; -员工是否能够获取SDS和其他安全使用信息; -物品供应商是否传递了物品中的物质信息; |
生产商、进口商、下游用户、分销商 |
34 |
-下游用户是否将新的危害信息向上传递; |
下游用户、分销商 |
|
65,67(1) |
-获得授权许可的企业需要在标签上注明授权号,并向下传递; -不得向欧盟市场投放不符合REACH限制要求的BOB最新版下载地址 。 |
生产商、进口商、下游用户 |
|
37(5),37(2),37(4), 38(1) & 39 |
-下游用户使用物质时是否鉴定和应用了通过SDS传递的风险管理措施; -如果用途不被涵盖,需要更换供应商或改善工艺或开发自己的暴露场景和CSR。 |
生产商、进口商、下游用户 |
|
物质使用相关 |
55, 56(1) &56(2), 60(10), |
-没有获得ECHA授权同意,不得使用授权清单上的物质; -最大程度降低授权物质的暴露; |
生产商、进口商、下游用户 |
66(1), 67(1) |
-首次使用授权物质3个月内需向ECHA通报; -使用限制清单物质应符合附件XVII的限制要求。 |
下游用户 |
在欧盟立法体制下,ECHA没有直接监管各成员国企业的权利,所以上表中大部分监管工作实际上由欧盟各成员国的主管当局执行。正因如此,自08年预注册至 今,REACH法规的监管及处罚力度在欧盟各成员国的表现尤为不同。例如,希腊和意大利的海关对进口化学品的审查就相对严格,一般要求进口商提供吨位涵盖 证明或预注册证明;荷兰官方会定期审查REACH唯一代表的资质;而葡萄牙的REACH监管消息则少有触及。又如,爱尔兰立法可以对违反REACH的本国 企业处以高达300万欧元的罚款,而比利时却没有发布过任何实际的处罚措施。对此,ECHA计划尽快改变REACH执法版本不一、各自为政的现状。今年5 月,欧盟委员会先后对葡萄牙和比利时的法规管理当局发出警告,责令两国从国家层面上强化REACH法规的实施和执行并要求加大REACH监管和处罚力度。 随着第二轮大规模REACH联合执法行动的逐步展开,ECHA将确保欧盟各成员国在监管力度和处罚措施上做到步调一致。
bobsport登录界面 技术专家认为,REACH监管的一体化、法制化和常态化可能成为未来欧洲化学品管理的一种新趋势。欧洲当局有理由相信,这种趋势将更好地推进企业履行 REACH法规的公平性和有效性。如果说,已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进行REACH注册的企业尚且需要定期维护自己的注册卷宗和供应链数据传递;那么,尚未应 对REACH而心存侥幸的企业,恐怕就不得不尽快理清局面:REACH监管的严酷趋势将使其进入欧盟市场的风险“雪上加霜”。